麦子成片成片的倒伏,麦穗被砸断,导致大规模的减产,这时管家走过来对王老财道:“老爷,今年这麦子减产超过五成,尤其是洼地,损失更严重。”
听了这话王老财好悬没晕死过去,麦田减产五成,佃农们倒好说,可是官府怎么办,官府可是按照丰收年来收税的,
家可不管你是什么田地,
家定的税收是按照十年前年景好的时候的产量定的,这官府税收最起码能抽走总产量三成五,剩下一成五自己跟佃农分,佃农分少了,佃农肯定就造反了,来年说不定就不种自家的田地了。
可是分多了怎么办,自己
子还过不过了,王老财几乎要昏厥,幸亏管家补充一句:“今年高粱产量还行,能保住六成五。
听了这话王老财终于缓过来了,咧开嘴笑道:“好,好啊,还是高粱好啊。”
王老财想着,管家这时又说道:“不过老爷,今年收成如此之差,佃农们的粮食怎么办,根本不够他们一家糊
的啊,佃农吃不饱肯定会闹事
的,而且老爷您家里要是大量存粮,佃农要是饿急了,说不定会抢粮的。”
听了这话王老财看着管家道:“不能吧,他们敢抢粮,抢粮那可是造反!”
管家这时幽幽说道:“老爷可知白水王二。”
听了这话王老财激灵灵一个寒颤啊,别
不知道,现在谁不知道白水王二啊,第一个竖起反旗的,据说现在渭南,铜川等地闹得很欢啊,县令都杀七八个了,打退了好几拨卫所的进攻,乃是第一贼寇。
而这个王二据说就是一个佃农,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的,而这种佃农造反第一个就是杀自己地主。
有道是丰年地主吃佃农,灾年佃农吃地主,这不是说笑的,冯小刚拍过一部大片《1942》里面描绘了河南大灾荒,里面张国立一家开始就是十里八村的大财主,自己还有碉楼呢,可是灾年来了,饿急眼的佃农们实在没有吃的了,就想起了地主家,地主家肯定有余粮啊。
然后他们就会冲进地主家,你要是给他们吃,他们就每天吃你的,你要是不给,那他们就抢,这时候法律,就是笑话,都快饿死了,谁跟你讲法律,谁跟你讲道德,闹呢?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他的名字叫做饥饿。
王老财是聪明
他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这时候他吓出一身冷汗,再看地里面辛勤劳动的佃农早就不是温顺的牛羊,而是择
而噬的老虎,王老财怕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
听了这话管家笑呵呵的说道:“我刚才在路上碰上了李朝龙。”
王老财听了这话一皱眉道:“这事跟老李家有什么关系?”
管家这时呵呵笑道:“李朝龙说他们家准备收粮食,而且价格不低,一两八钱。”
“一两八钱!”
听了这话王老财都跳了起来,好家伙这都赶上市场价了,而且咱们新粮食比市场的沉粮可沉啊,这个有赚
。
王老财听了这话看着管家道:“你的意思是把粮食卖给李朝龙。”
“对,而且要大张旗鼓的卖,让全汤沟镇
都看见,咱们把粮食都给了李朝龙,到时候咱们拿了银子,该
税
税,该存着存着,而佃农们也会知道老李家有粮食,到时候饿急眼了,就不吃老爷,而是李朝龙他们了!”
听了这话王老财眼睛亮了,有道理啊,这时管家叹了
气道:“其实老爷,我要是您,我就连地都卖给老李家。”
“卖地?地可不能卖!”
王老财这时瞪着眼睛说道,听了这话管家道:“老爷,您觉得这年景咋样?”
“越来越差了。”
王老财叹了
气,管家这时说道:“这年景越来越差,也不知道老天爷搞得什么幺蛾子,不是旱就是涝,这些年咱们家根本没赚多少钱,要不是老爷您持家有道,说不定就败落了。”
“而这些年朝廷辽响越加越多,咱们那个县尊老爷胃
也是越来越大,各种税收不断增加,听说最近老爷又发明了一个新的税收,叫做什么肥田税,就是说咱们往地里浇大粪也得收税了。”
“什么往地里浇大粪还要收税!!”
王老财瞪大了眼睛,管家点点
道:“这不很正常吗?养个
鸭都收税,浇大粪为什么不收税,只要县官老爷愿意,说不定喘气都要
税呢。”
听了这话王老财颓废的叹了
气道:“不让
活了,不过那也不能卖田,绝不能卖田。”
地主老财们对土地有着偏执的热
,就跟现代
看重房产一样,都认为这是个不能赔的买卖,管家看着王老财不肯卖田,也就沉默片刻道:“老爷,这地卖不卖咱们以后再说,不过现在风云莫测,来年说不定更惨。”
听了这话王老财道:“那也不能卖田。”
管家有些无奈,真是个执拗的家伙,没办法管家也不劝了,只有吃过亏王老财才能知道厉害。
地里收割着,中午王老财这地里麦客与佃户吃的是高粱面窝
,吃着拉嗓子,不过大家也吃的不亦乐乎,这高低是粮食啊,是粮食就不能
费。
吃饱喝足,收割继续。
经过三天的收割,汤沟镇的粮食收割完毕了,李朝生这时被叫到地
看着庄稼汉称重,很快李朝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数据。
今年玉米受灾,收成影响较大,一亩地只收了九百斤,这个数字一下子震惊为了围观的乡亲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我的天爷啊,九百斤!”
“这,这简直不可思议,这可是下等田。”
一群乡亲们瞪着眼睛看着,目光之中露出了惊疑之色,这玉米简直太高产了,而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到了王老财的耳朵里,王老财听了这话也很震惊,九百斤,这可比自己一亩地四百来斤麦子好多了,当然今年麦子招灾,一亩地最多打二百斤麦子。
王老财立刻派管家打听这玉米的消息,很快消息传出来了,玉米一年一熟,据说亩产能达到千斤。
王老财听了这话一皱眉,这玉米一年一熟,而自己的麦子一年可以种两季,自己犯不着种这新玉米,一旦颗粒无收呢,而且说不定这玉米就适合下等田。
想着王老财就放弃种玉米的打算,紧跟着就是土豆这时土豆一上秤杆子,顿时把所有
惊得都说不出话来了,土豆子亩产竟然达到了四千斤,这简直就跟神话一样。
四千斤这个在现代世界属于常规
做,一亩地两千公斤土豆有啥好大惊小怪的,土豆最高记录亩产差点
万斤。
不过这四千斤在明末那是前所未有的,所有
瞪大了眼睛,看着那大土豆子,心
是难以形容的,一个个仿佛看神一般看着李朝生。
亩产四千斤,这一亩地顶十亩上等田啊。
这一消息也几乎飞快被
传给了王老财,王老财也拿到了土豆子,这时捏了捏,闻了闻,用手扣了一块,然后道:“这土豆里面怎么全是水份啊,这种东西虽然高产,可是定然难以储存,一个月,两个月就可能烂没了,这个顶什么用,哗众取宠。”
王老财看了土豆子表示这玩意不靠谱,储存时间不长有什么用,种这个两三个月之后照样饿肚子。
因此王老财对土豆子也不感兴趣,他还是对麦子这些祖祖辈辈都种的粮食感兴趣,放心啊。
不过他不认可不要紧,李朝生却很开心,土豆大丰收,一亩地平均亩产四千斤,一百亩地给了李朝生四十万斤土豆子,足够一万
省着点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