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101章 盐田与盐价

第101章 盐田与盐价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个阮文燕,顶几个秦楠和沈初盈的。

不过他们都不知道,沈初盈家里,是有大钱的,那才是他们丁大最喜欢的东西。

看到丁毅带到了,几个辽民差点想跪,好在马上回过神来。

“拜见丁大。”大伙抱拳叩礼,也算施了礼了。

“周得水。”丁毅笑道:“这才几天啊,就能看了?”

周得水没想到丁毅还记得他名字,心中欢喜:“那到没有,就是差不多了,有些东西,想请示丁大再决定,所以请丁大过来看看。”

阮文燕这时站到丁毅身边,赵大山等赶紧往后让了让。

周得水带着丁毅一行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向丁毅介绍。

他们用的是煮盐和晒盐结合的方式。

眼下是夏季,自然是用晒盐比较好。

他们将在双岛码西侧一千多米外,沿着海滩筑造一道水坝,留下上下两边闸门,涨时打开下面闸门,把海水灌盐田,然后关上,晒,让海水蒸发,浓缩到一定的程度(一般是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含盐量),再打盐田上面的闸门,从另外挖的沟渠引卤水池,在池中沉淀泥沙后,把澄清的卤水用抽水车抽结晶池,继续晒或蒸,很快就能变成结晶海盐。

但这样的粗盐其实不好吃,周得水刚才和阮文燕谈过,如果想卖盐,卖出价钱,必须再碾碎,与水溶解,沉淀,过虑,再晒一,最终得到纯净的食盐,泛着青黑色。

这样的盐,没有苦涩味,在明朝已经算的上是品质很好盐了。

听周得水说的时候,丁毅看到现场有两百个工正在施工,挖沟渠,做结晶池,还要挖蒸坑,到处都在忙。

阮文燕低声道:“现在到处都在用,我知道大对这个比较看重,多抽了些过来,但也就两百多了。”

丁毅手下其实不算少,有四千多,比旅顺其他三营加起来还多。

但是有近两千是在训练不活的,所以能用的真不多。

匠铺,后勤,建设,到处都要用,这里能抽两百,已经算是阮文燕很用心。

“现在盐价怎么样?”丁毅这时问,他上次问过阮文燕,登州买盐是1.4两一担。

周得水一脸蒙,明显不知道。

阮文燕知道丁毅的意思,大批量的盐卖出去,不能用登州的价格来算,马上道:“现在大明朝,松江府的青盐质量最好,也最偏宜,每担才0.2两银子。”也就是两钱左右。(但这是收盐民的价格,可不是卖出来的价格。)

“陕西那边比较贵,每担要九钱以上。”

“总体来说,大概九钱到一两左右每担。”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