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二四三章 憋屈的罗大纲(大章送给春暖九州)

第二四三章 憋屈的罗大纲(大章送给春暖九州)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黑龙江的上游,淮海军正在为接下来对赤塔和月亮湖地区的大反击做着准备。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次董书恒可是下了血本,就连相隔几千里的太行纵队的力量都用上了。

当然,太行纵队北上主要还是为了搅蒙古。进黑龙江上游跟四师汇合攻击俄国,仅仅是搂打兔子,顺带而为。

这次太行纵队的二团在北方打的很好。董书恒已经去信嘉奖。

他命令将陆国义的二团改为淮海军骑兵第二旅。

军队的等级提升了一个档次,陆国义一下子成了旅长,手下的军官也跟着水涨船高。自然是士气大增。当然也有眼红,可是谁叫家仗打的好呢!

最重要的是家现在手下有。董书恒给了他两个游骑兵团的编制,让他以蒙古为主组建这两个游骑兵团。

在淮海军中骑兵分为龙骑兵和游骑兵。像二团那样全员配备骑枪的骑兵,称为龙骑兵。

而游骑兵就没有这样的装备了,他们使用的还是蒙古骑兵的传统装备。

董书恒现在还不是完全信任这些蒙古,同时他此时也没办法穿过原将装备给送上去。

原上,运输始终是个大问题,历史上中原王朝征伐原很多况下都是被后勤运输给拖垮的。

这次之所以选择尼布楚城作为淮海军的军事重镇建设,就是为了方便运输。现在船运还是一种最为方便高效的运输方式。

虽然只能夏天的时候运输,冬季的时候黑龙江冰封之后就只能靠着雪橇联通。

但就夏季这几个月的运输量,如果规划得好的话,就可以满足需要了。因为船只的运输量很大,而且相对的安全稳定。

董书恒可不敢将大量的装备通过清军的控制区,沿着残不堪的道路运输给他们。

而且时间上已经赶不上了,陆国义的手下只能到了尼布楚后补充一些弹药。

至于他手下的蒙古只能先全部做游骑兵了。

等到明年新的装备到了之后,他们中表现较好的可以优先转化为龙骑兵。

龙骑兵与游骑兵的分开设置会在军中为地制造等级。但是蒙古就吃这一套,这样才能让那些蒙古更有动力去积极表现,去努力争取。

大家都一样的话,那不就成了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了吗?

董书恒最近呆在江宁一边主持军改,一边着手准备出兵克里米亚的事

刘青南已经到大丰的淮海军训练基地。从民兵中通过技能比武挑选出来的六千多名民兵已经集结完毕。

等待他们的是刘青南的魔鬼式训练。教导师出来的刘青南一直以练兵严苛著称。

当初董书恒一直想将刘青南培养成自己军事上的副手,没想到他天生就是一员猛将。

这种只适合在一线带兵打仗,没仗打,他就浑身难受。

不过董书恒手底下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槌。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管的太多了,让底下的欠缺思考,大脑没有得到锻炼,武将里面大都是些槌。

好不容易搞到一个历史物彭玉麟也不能拆开了用啊。

实际上董书恒更喜欢做一个甩手掌柜,自己只要把握一下大局就好了。

可是现实让他做不到啊。这都马上要结婚了,他跟魏玉珍呆在一起的时间依然屈指可数。

虽然说这个时代男不需要经历恋这种东东,直接买票上车就好。

但是董书恒还是觉得,有一个相处的经历之后再上车,那样感觉会更好一些。

就像**之前要有一个前奏,这样才能够有更好的体验。

最近一段时间,董书恒在江宁一直没有出去,也是想多陪一陪魏玉珍。

建立师范学校的事,就是董书恒一直陪着魏玉珍在做。

不知道是不是魏玉珍跟杨兮妹说了那件事,每当董书恒出现的时候,杨兮妹都会刻意地躲避。

子师范的选址就放在原来的东王府之中,这个东王府原来能够住上一万多,在里面再装进去一个子师范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而且这里还是联的总部,同时还是救助站的所在,反正这里面都是

这样将子师范放在这里就非常方便了,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的亲属都能放心。

办学场地有了,接下来就是师资和生源的问题。

师资的话,现在有文化又愿意出来做事的还真不多。

只能由杨兮妹发动联的,还有就是董书恒动用自己的权力在淮海军系统内的官员中动员。

看看哪家的家属比较有文化的,发动一下出来为教育事业做做贡献。

这方面董书恒已经做了表率,总统的准夫都出来做事,底下的官员如何还能有顾忌呢?

至于担心自己的学问不够,就更没关系了,培养小学教师也不需要多么高的学问。

关键是培养出来的教师要明事理、有心。至于学问只要比小学毕业生高一些就勉强可以了。

另外,生源也是一个问题,谁愿意将自家的闺送出来学师范,关键是学好了还要去教书做事

这在很多看来就是让子抛露面的事,实为不可取。

就这样,这第一届学生也得想办法去安排。淮海军系统内谁家的闺有点基础的,免试直接送过来上学。

杨兮妹再从原来营中招募一部分。还有工厂的工里面也可以招募一部分。

最后,就是教材的编写,以前从来没有什么师范学院。现在新开,那么这个教材就得现编。

董书恒自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像有的穿越者那样,可以直接把教材给默写出来。

况且他也不是学师范的。

这个事还是得给这几个。傅善祥被杨兮妹找过来总负责这个事

这位状元可不是虚的,还是有些文化功底的。

她将现有的诸子百家经典中有关教育的内容整理出来做了汇编。

董书恒则给这本书起了个名字叫《教育学》。

《论语》中就有大量关于教书育,如何学习的论述。再说还有经典的《劝学篇》。

董书恒对这些只是一知半解,他学过的古文早就还给了老师。

穿越后,董书恒也没准备考清朝的科举,所以就基本没看过这方面的书。

但是考过状元的傅善祥对这些书籍却都是倒背如流。

然后就是将淮海军现在的小学教材拿过来,改编一下,增加度,加拓展的内容。

这样一套小学师范的教材就整出来了。

搭配活不累,董书恒白天陪着魏玉珍弄好学校的事,晚上回去还要处理公文。

就这样他竟然没感到累,反倒是觉得异常地充实。

当然了,董书恒也没有忘记关注太平军的动向。

太平军现在是三面开花,不过他们已经注定成不了气候,因为天京陷落之后太平军就已经没落了。

失去了统一的领导,太平军已经是一盘散沙,已经没能够将这三势力给统合起来了。

黄浩带着洪天福贵随着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