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转战河南,依仗这罗大纲的指挥天赋,倒是打了几个胜仗。
但是黄浩一心想着早点去洛阳,因此给罗大纲的指挥造成了很大
扰。
罗大纲的意思是不能直接往河南府跑,这样子战略意图太过明显了。
现在河南巡抚英桂已经反应过来,他将剿灭捻匪的军队抽调回来,坐镇开封,在汝州和开封布置重兵。又让两府各募集两万团勇协助守城。
罗大纲放弃汝宁府挥师北上,猛攻汝州府十五
不下。
军中在汝宁搜刮的军粮已经消耗严重。
于是罗大纲准备向东去归德府,准备与盘踞在那里的捻军汇合。等队伍壮大之后再合力攻打英桂。
但是黄浩认为这样是南辕北辙了,应该坚持攻打汝州,进
河南府,占据洛阳,到时候必能声势大振。
黄浩认为洛阳在汉唐时期都做过都城,在汉
的心目中地位很高。
倒时候洪天福贵要是能够在洛阳登机必然能够占据大义名分。
现在要是去跟捻军汇合,要是被堵在了东面那就是无路可走了。最主要的是归德府的东面就是淮海军了。
黄浩现在只想离淮海军远远的,他觉得董书恒天生克他。
罗大纲也是一个十分倔强的
,不然当初也不会朝堂上公开反驳杨秀清。
最后,黄浩不得不搬出洪天福贵,你罗大纲不是个忠臣吗?
那咱们就去找太子殿下评理去。这洪天福贵天天都是由黄浩带着,自然是听黄浩的话。
最后罗大纲无奈只得继续进攻汝州。
最后汝州是攻下来了,但是罗大纲的手下伤亡惨中,尤其是老兄弟在这一战中损失非常大。
后世的历史上,有
评论过太平军在后期为什打不过湘军了,而在前期为什么撵着湘军打。
前后差距为什么这么大,最后归结起来就是太平军在内讧的时候老兄弟损失惨重。剩下的两广老兄弟又都被石达开带走单
了。
所以后期,陈玉成在西边根本挡不住湘军的进攻。
罗大纲也知道这一点,手中的老兄弟就是自己的定海神针,损失一个少一个。
那些在流窜的时候裹挟的手下,心志不坚,战斗力不强。数量再多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他这次虽然最终攻下了汝州,损失的兵力也都补回来了,可是手下的战斗力却是降低了很多。
罗大纲也知道,英桂不会留给自己多少时间,这个河南巡抚英桂并非是酒囊饭袋,他还是有几分能力。
河南府那边再次招募四万团练。
英桂手中的绿营以及府标营都还没有什么损失。
罗大纲在汝州打掉的也只是当地的团勇。
英桂完全利用了地主对太平军的恐惧,利用团勇来消耗太平军。
上次进攻汝州罗大纲动用了老兄弟,这次进攻河南府呢?
此时的罗大纲的手中已经没有多少老兄弟了。
相比于罗大纲来说石达开要顺利的多。
回到广西之后趁着劳崇光一不注意就占领了省会桂林。
广西大多是穷山恶水。桂林算是少有的富庶之地。石达开在桂林四处出击,很快占领各县各厅。
同为广西
,在广西,太平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排斥。
而且石达开接受洪秀全的教训,对地主相对温和一些。
不仅没有大力打击,反而吸纳当地的地主大族加
太平军。
甚至是一些土司首领,石达开都来者不拒。这让他的手下迅速壮大。从一万多
迅速发展到了五万多
。从梧州回师的劳崇光,没想到一下子撞到了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手下的五千广西官军,被石达开一战击溃。要不是骆秉章带
从湖南杀向了石达开的后路。石达开都可以乘胜攻下梧州。
骆秉章得知石达开从湖南窜
广西,自知自己逃不了
系。
所以急令湘军攻
桂林。这不是湘军第一次
广西。当初太平军刚起义的时候,湘军就曾
桂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