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江山射姬 > 【江山射姬】 (第一部 16-17)

【江山射姬】 (第一部 16-17)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顿早饭是至关重要

的,必然要吃的饱饱的再出去做工,他跟王老商量了一下,决定一碗定量八

两米,半斤,加上卤汁、浇,保证这一碗米分量十足。

这样算下来,五百斤鲜米能供应一千碗米,这时候的陈肇还没意识到杭

州府市民的消费潜力是何等之大。

然后是成本计算,细细一算,陈肇被如此低廉的成本吓了一大跳。

原材料成本低到了让陈肇不敢相信的地步,一斤米做两斤,五百斤,大

约需要二百五十斤粮食,也就是不到两石粮食,按照此时的粮价,一两银子能买

两石半左右的粮食,二百五十斤粮食大约700文钱左右的样子。

按照一碗米市场价格6文钱,一千碗就是6000文,足六两银子!

当然,这其中只是计算了单一原材料的成本,还有其他原材料的成本,陈肇

就算把这些原材料成本往最多算,一千碗的原材料价格绝不可能超过一两银子

然后陈肇初期的投是什么?陈肇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根本就没怎么花银子,

成本在哪里?在价值论中,三大基本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三大要素,米

产业是轻资本产业,原材料和生产工具陈肇家里面完全拿得出来,其次就是土地

,身为大地主家庭,还能少得了地?最后就是劳动力,更不用提了,陈家自己

加上白莲教控制区的忠心教徒,白莲教的这帮能跟着圣子活,已经是莫大荣

幸,陈肇封他们银子他们都不愿意接,陈家自己本来就是陈家,跟着少爷

活那是天经地义。

因此从三大要素的角度来看,米产业的成本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的,最多最

多要算一个杭州府内的米店铺的问题,但是陈肇当然不担心这一点,王世贞是

杭州府实实在在的掌权,不说能用一个低廉到夸张的价格拿到门店,起码能用

一个不吃亏,不用多花溢价的方式拿到门店,在杭州府,这样一个门店同样是很

便宜的。

工坊有了,工有了,销售店铺也不用担心,五倍的利润额就摆在陈肇面前

,一天就算只赚五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两,一年下来一千八百两,陈肇

这样一个地主家庭一年的盈余也就是这个数。

陈肇一边计算,他的心跳有点加快了起来,学习历史的他,经常能在历史中

得知这样的一个经验—— 华夏原始小农经济的产能,跟近代产业经济相比是绝

对落后的,陈肇对这样的经验结论只有字面意思上的理解,但是从没有直观的进

行过实验论证,如今他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产业经济会摧枯拉朽一般彻底打华夏

的小农经济自循环,一间没经过工业改造的手工米作坊,产值居然抵得上陈家

这样的南方大地主家庭!如果未来香水、白糖等产业一旦上马,利润可以用恐怖

来形容!

接下来自然是话不多说,陈肇留了陈家的下们跟着王老学习米制作工

艺,他自己则先一步前往杭州府盘一个门店,打通米产业环节的最后一环。

门店的选址很重要,陈肇希望自己的米门店能够位于杭州府流量比较大

的地区,同时最好在一个接近杭州府城门的地区,根据杭州府市民的习惯,有

三分之一的是具有小规模流动的,这些市民需要出城做工、务农,这一部

因此也都有这样的习惯——出城之间吃饱早饭,出门活一天,回来之后吃

个晚饭回家。

对明代的杭州府有这样的描述:「杭城北湖州市,南浙江驿,咸延袤十

里,井屋鳞次,烟火数十万家,非独城中居民也。又如宁、绍什七在外,不知

何以生齿繁多如此。」

这句话说白了,是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杭州城内的相当多,不仅如此

,有些家庭还有居住在城外的成员,林林总总加起来相当恐怖。

陈肇进杭州府没逛多久,很快就相中了一家店铺,巧合的是,这个铺子距离

自己的小医馆还不怎么远,周围有不少铺、米店,再往里走两步就是各种小商

业铺子,形成了一个小规模集群,有典当铺、丝绵铺、杂货铺、线香铺,流量

相当之大。

陈肇找了这个铺子的老板,这就是六十两,还不算税,陈肇寻思着这

老板是看自己太年轻,嘴上没长毛,把自己当猪宰了,他也不跟这个老板打唾沫

星子,当即花了几两银子买了上好五花两挂,一坛好酒,找到杭州府负责住税

的课税司副使李利。

李利这一副尖嘴猴腮的样子,很瘦,一身官袍挂在身上呼扇呼扇的,留这

个山羊胡,一肚子的明算计,他跟陈家是老了,他大哥的正房,也就是他

大嫂,跟陈肇的三姨娘是孪生姐妹,本来就沾亲带故,最重要的是他负责的一部

分税收就包括陈家,陈家是从来不拖欠各种税项的,有时候陈家势力范围内的农

户如果不上粮税,陈家还会先行垫付,每当过年也都不忘了给李利备一份礼,

给李利省了好大的心思,李利自然也在税收上给陈家给了不少方便,双方和谐的

合作了好多年了。

听闻陈肇来访,李利赶忙亲自出门迎接,两虽然见面不多,但是热的好

像多年的老友一般,李利听闻陈肇找他是来问店铺转让的事,李利拍了拍胸脯

道:「这事你可算找对了,我保管帮你收拾的安安稳稳,你一句话都不用说

,就站在我身后就行了。」

于是接下来,陈肇就目睹了一出鲜活的「资本向官僚下跪」的明代好戏码。

李利带着手,大摇大摆的就来到了那个店铺前,那老板一看是管税的老爷

来了,后面还跟着那个刚才问自己店铺价格的年轻,顿时知道自己踢钢板上了

,背后一下子就激出了不少冷汗,忙不迭的陪着笑就迎了出来。

李利道:「店家老板,你这个铺子多少银子转让?」

那老板赶忙鞠躬道:「李大,小不知是李大的朋友来看店,早知道如

此,小哪里敢收钱,这店铺不要钱!」

李利皱眉道:「不要钱?我怎的听说你这店铺值六十两银子?」

老板汗流浃背,一边擦汗,一边道:「李大,哪里的话!小这铺子不值

钱,毕竟想卖个虚价钱,有来问,自然就说了——」

「好啊!你这等偷耍滑的商,肯定也少不了漏税!来,查查这家店

的账。」李利大手一挥,旁边的衙吏拿这个册子对照着店铺名就查了起来,老板

吓得双腿一软就跪了下来,道:「李大!小门肆、落地、牙税契税都教齐了

,不曾偷税漏税呀!」

那衙吏自然也是个老油条,李利是来找这个老板麻烦的,他是很清楚的,所

以即便没什么毛病他也得找出来点「毛病」,他仔细的看着税目名录,道:「报

!李大,这家店铺今年的抽份税和门税还未!」

「哦?!你这个大胆刁民,前段时间我可是刚刚收缴了门税,你竟然没有

?!」李利两眼一瞪,面带凶狠的问道。

「李大,李老爷!小听闻今年门税和抽份税可以年底再,没听说现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